2025年3月14日上午9时,汉口学院航空与智能制造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系第二轮教学磨课在2320教室如火如荼开展。本次活动以“迎评促建”为核心目标,特邀校专职督导陈爱菊教授,学院副院长徐先勇携机械电子工程系全体专职教师朱田丽、陈力、袁珣等9人参与,围绕课程设计、教学创新及评估指标展开深度研讨。
多维打磨:从理念到实践的闭环优化
本次磨课以“问题导向”为抓手,针对2024-2025-2学期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专业课程展开逐项攻坚。主讲教师刘思以“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”为例,结合超星泛雅学习平台,展示了“线上-理论-实践”三段式教学设计:通过学习通拆解知识点、重构知识点逻辑,引导学生重构微型计算机控制逻辑,再依托课程题库进行实践验证。刘思的课程设计、课堂管控和讲课语气等获督导陈爱菊点赞。青年教师秦迪则聚焦《机器人视觉》的教学改革。他展示了课堂回顾-知识精讲-行业应用的教学案例,带领学生从原理推导到相关科技论文应用,实现“课堂知识-行业应用-创新实践”的贯通。“这种‘真题真做’的模式,既符合OBE成果导向理念,也呼应了评估指标中‘实践教学’的要求。”学院副院长徐先勇现场建议,可进一步引入应用案例,通过图片、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机器人视觉的工程运用。
集思广益:评估指标的精准落地
在评课环节,督导陈爱菊结合教育部本科评估要点,逐条对照教学大纲:“课程目标需更明确对接相应的毕业要求,比如在《工程材料》中大纲应准确描述课程目标,教案中单次课程目标要具体可行。”针对部分教师提出的“学生课堂犯困”问题,陈督导建议老师上课过程注意与学生的眼神交流和讲课语气的变化,通过课堂小测验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”值得关注的是,本次磨课特别增设“评估材料预审”环节。督导陈爱菊和系主任帅利梦对照《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》,逐项检查教案规范性、教学进度合理性及课程思政融入度。“比如《protell99se》课程大纲具体的考核量化指标计算错误,教案模板格式不正确,课堂教学的ppt存在其它学校的名称等一些问题,并要求老师在后续教学过程中尽快整改。
以评促建:锻造高水平教学团队
“磨课不仅是‘磨’课程,更是‘磨’教师的教学理念与工匠精神。”活动总结时,徐先勇副院长强调,“距离教育部本科评估不远,我们要以‘一师一精品、一课一标杆’为目标,将本次磨课的各项改进建议纳入《迎评倒计时任务清单》。”机械电子工程系已建立“老带新结对制”,由学校组织牵头,定期开展“微格教学”练兵,确保新进教师课程符合“两性一度”标准。本次磨课形成的《机电系第二轮教学改进方案》已同步提交学院,后续将继续推行《机电系第三轮教学磨课》并通过“推门听课”“学生评教”等方式持续跟踪改进效果,为本科评估交出一份“深耕课堂、协同育人”的答卷。